風水玄學

風魔來襲!防災必看5招 | 風災過後,家園重建指南 | 颱風季必備防風魔checklist

最近台灣的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,特別是「風魔災禍」帶來的破壞力真的不容小覷。還記得去年颱風來襲時,我家巷口的招牌直接被吹到對面屋頂,連路邊停的機車都像保齡球一樣倒成一片,那種畫面現在想起來還是很震撼。這種極端氣候已經不是偶發事件,而是我們必須認真面對的日常課題。

說到防災準備,其實很多小細節我們平常都不會注意到。像是我鄰居阿嬤就分享過,她會在颱風季來臨前特別做這些準備:

防災項目 具體做法 注意事項
門窗加固 用膠帶貼米字型 要留逃生口別全封死
食物儲備 準備3天份的乾糧和飲用水 記得定期檢查保存期限
重要物品 證件、現金裝防水袋放隨身包 藥品要準備足夠份量
居家環境 修剪樹枝、清理排水孔 陽台雜物要收好

颱風來的時候最怕停電,現在很多人都會買行動電源,但其實傳統的防災用品也很重要。像我們家就會準備手搖式收音機,上次停電三天,就是靠它聽災情資訊。還有那種不用電池的LED燈,轉幾下就能亮,比手機照明實用多了。說到這個,我朋友上次颱風天還很天才地用外送叫防災用品,結果外送員根本出不了門,最後只能在家吃泡麵度日。

極端氣候下的生活真的需要改變很多習慣。像我現在颱風季前都會特別檢查家裡哪些地方可能漏水,陽台的花盆也全部改用防風設計。社區line群組裡大家也會互相提醒,誰家需要幫忙加固門窗,或是獨居老人需要協助準備物資。這種互相照應的感覺,反而讓大家在面對「風魔災禍」時更有安全感。

風魔災禍

風魔災禍是什麼?台灣人一定要知道的自然災害,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颱風啦!每年夏天到秋天,台灣總會遇到好幾個颱風來拜訪,有時候溫柔得像鄰家阿姨,有時候兇猛得像發飆的老闆。這些風魔帶來的狂風暴雨,常常讓我們的日常生活大亂,輕則停班停課,重則停水停電,甚至會造成嚴重的災害呢!


颱風來的時候可不是開玩笑的,除了瞬間強風能把招牌吹飛,豪雨更是會引發土石流或淹水。記得去年那個強颱「小犬」嗎?光是高雄就淹了半個輪胎高,很多機車騎士差點變成水上摩托車選手。而且颱風最可怕的是它常常不按牌理出牌,明明預報說要往北走,結果突然一個轉彎就往南衝,搞得大家措手不及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說到颱風的強度分級,台灣氣象局是這樣分的:

等級 風速 (公尺/秒) 可能造成的影響
輕度颱風 17.2-32.6 樹枝搖晃、招牌輕微晃動
中度颱風 32.7-50.9 樹木可能傾倒、部分建築受損
強烈颱風 ≥51.0 嚴重災害、建築物大範圍損壞

颱風來臨前,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做防颱準備。老一輩的會去買泡麵、罐頭,年輕人則是忙著幫手機充電、下載好影集。有些住在山區或低窪地區的居民更緊張,因為他們得隨時注意要不要撤離。政府也會開設防災中心,隨時監控颱風動向,該停班停課的時候就會宣布,讓大家能安心在家防颱。

每次颱風過境後,總能看到很多感人的畫面。鄰居互相幫忙清理倒下的樹枝,店家免費提供熱食給受災戶,志工們協助整理環境。雖然風魔很可怕,但也讓我們看到台灣人團結的一面。不過說真的,與其事後補救,不如平時就做好準備,像是檢查家裡門窗是否牢固,陽台雜物要收好,這樣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啊!

為什麼台灣特別容易遇到風魔災禍?專家解析這個問題時,通常會從地理位置和氣候特性來解釋。台灣剛好位於西北太平洋颱風主要路徑上,加上島嶼地形複雜,讓颱風更容易在這邊”作怪”。每年7到9月是颱風最活躍的季節,這時候台灣人總是要繃緊神經,隨時準備應付這些”風魔”來搗亂。

根據氣象專家的說法,台灣會這麼容易遇到颱風,主要有幾個關鍵原因:


主要原因 詳細說明
地理位置 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處,正好在颱風移動的主要路徑上
地形影響 中央山脈等高聳地形會讓颱風結構產生變化,常常導致降雨加劇
暖流環繞 周圍海域溫暖的洋流提供颱發展所需的能量
季風交互 夏季西南季風與颱風環流相互作用,容易引發更劇烈的天氣現象

說到颱風帶來的災害,台灣人真的很有感。光是這幾年就有好幾個強颱造成嚴重災情,像是2016年的尼伯特颱風,還有去年那個讓全台停班停課的強颱。每次颱風來襲,山區土石流、低窪地區淹水幾乎是固定戲碼,更別說農作物損失和停電問題了。氣象局的朋友說,因為全球暖化的關係,未來颱風的強度可能會更強,帶來的雨量也會更多,這對台灣來說真的是個大挑戰。

其實台灣人防颱經驗很豐富,從早期的簡易防颱到現在各種高科技預警系統,防災能力一直在進步。不過專家還是提醒,面對颱風絕對不能掉以輕心,特別是住在山坡地或河岸邊的民眾,該撤離的時候就要配合政府指示,畢竟生命安全最重要。平常也要做好防颱準備,像是固定招牌、準備防災包這些基本動作,才能把災害降到最低。

風魔災禍

颱風季來襲!如何判斷風魔災禍的危險等級,這可是每年夏天台灣人都要面對的課題。颱風來的時候,新聞總會報一堆數字,什麼風速幾級、雨量多少,但到底這些數字代表什麼意思?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,怎麼從氣象預報的資訊判斷這次颱風到底有多危險。

首先一定要看懂中央氣象局的颱風警報分級,這個超重要!颱風警報分成海上、陸上兩種,陸上颱風警報發布時就表示颱風真的會對台灣本島造成影響了。而且警報還會分級,從輕度到強烈都有,強烈颱風來的時候真的不能開玩笑,最好乖乖待在家裡別亂跑。

說到風力分級,大家常聽到「幾級風」但可能不太清楚實際影響。這邊整理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:

風力等級 風速範圍 (m/s) 可能造成的影響
7級風 13.9-17.1 走路會明顯感到阻力
8級風 17.2-20.7 樹枝可能被吹斷
10級風 24.5-28.4 建築物輕微受損
12級風 32.7以上 可能造成嚴重災害

除了風力,降雨量也是判斷危險程度的重要指標。氣象局常說的「超大豪雨」是指24小時累積雨量達350毫米以上,這種雨量在台灣山區特別容易引發土石流。記得去年那個颱風,宜蘭山區一天就下了500多毫米,結果好多地方都坍方了,超可怕的。

颱風路徑預報也要會看,通常颱風中心通過的地方風雨最強。如果預報路徑顯示颱風會從你家附近經過,那就要特別小心了。現在手機天氣APP都很方便,可以隨時追蹤颱風動態,建議大家颱風來之前先下載好,免得停電沒網路就慘了。

在〈風魔來襲!防災必看5招 | 風災過後,家園重建指南 | 颱風季必備防風魔checklist〉中留言功能已關閉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